Search

去年10月開始到現在開了100多份老人的醫師意見書,表示我去了100多個老人的家,看到100多個老人...

  • Share this:

去年10月開始到現在開了100多份老人的醫師意見書,表示我去了100多個老人的家,看到100多個老人的故事和實際的生活。
有人整天只能待在陰暗充滿霉味的小雅房足不出戶靠低收入補助和每天兩餐的送餐服務過活,連個家人都沒有,難以想像怎麼有人會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如此悲慘。有人跟50-60歲的兒女同住,老人照顧老老人是很常見的現象。有人獨居在別墅裡面靠居服員幫忙,小孩遠在國外。離開平時的舒適圈,北至振興路太原路、東至金山街、西至海埔路、南至香山、高到明湖路、低至慈雲路橋下我都去過。幾個月內跑遍了過去10年都沒去過的新竹市各大街小巷、進去從沒進去過的各大社區。看過各式生活的人群,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和自己的人生故事。
從專業上來說,走進患者的家中可以看到在診所看不到的一面,每個人的不健康一定有其背後的因素。有許多患者身體或家庭支持很差導致連醫院、診所都去不了,喪失了恢復的機會只能讓自己的生活每況愈下。
還好在台灣有一群人默默地耕耘者,從10年前的長照1.0到現在的長照2.0,居服員到案主家中服務讓失能的人有基本的尊嚴,有居家協助沐浴、協助家事清潔、甚至陪伴失能的人就醫。居家護理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無障礙規劃師的到宅服務減輕了家屬的負擔,更提供了失能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的機會。日間托顧服務讓年輕人不會因為家裡有老人就拖垮了生活和逐夢人生的機會。
配合居家醫療整合讓醫師可以直接到失能老人家中看診、衛教,不再需要大陣仗就醫和龐大的交通費。如果需要就醫,失能老人也可以拿到搭乘復康巴士或是計程車的車票。

年輕人的生活總是在競爭中渡過。老人無所求,生活過得和氣且從容。人與人之間貴在能互相幫助。
工作的意義在於藉由工作讓自己和別人都過得更好。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家庭醫師心情紓發、看診心得、雜記
View all posts